教育动态
News
浓情端午,与“粽”不同丨祝大家端午节安康

桃儿红,杏儿黄

五月初五是端阳

粽子香,包五粮

剥个粽子裹上糖


640.webp (40).jpg

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每逢端午,全家人一起包粽子,围坐在一起吃粽子,好不热闹。


端午节由来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龙舟节、正阳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等等,它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,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


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说法甚多,诸如:纪念屈原说;纪念伍子胥说;纪念曹娥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,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。以上各说,各本其源。


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《端午考》和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,端午的起源,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,比屈原更早。但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,已深入人心,故人们“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”,因此,纪念屈原之说,影响最广最深,占据主流地位。



端午节习俗

1食粽子

端午食粽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。相传荆楚之人,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以祭祀屈原。很多人爱在粽子里包红枣,谐音为“早中”,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;从口味上分,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。


2赛龙舟

相传,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 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


3佩香囊

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心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可做成不同的形状。香囊在古代还作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。因香包都是手工缝制,一针一线蕴涵了很多的深情挚意,把它当做礼物送人,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。


4插艾叶菖蒲
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时值仲夏,南北气候湿热,蛇蝎出没、疫病流行,人们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威胁,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心愿,这也是端午节被凸显的最初原因。

在端午节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;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悬于堂中,还可制成花环做佩饰,用以僻邪驱瘴。


5抹雄黄

抹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,又称作“画额”,它是为了避毒虫,防蚊蝇叮咬。大人们把雄黄酒倒入杯中饮用,小孩子不能喝酒,所以大人就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、鼻、额头、手、足等处,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。一般人们会在孩子的额头前面画一个“王”字,一借雄黄以驱毒,二借猛虎以镇邪。


受“闰四月”影响,今年端午节系21世纪最晚的三次之一。浓情端午,与“粽”不同。
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四川现代艺术学校蛟龙校区祝大家阖家幸福,端午安康!


四川现代艺术学校蛟龙校区 版权所有

地址:成都市双流区双九路一段195号

Copyright @2022 All Rights Reserved